《笔墨丹心流诗行 —— 岁月凝思赋雅章》
《笔墨丹心流诗行 —— 岁月凝思赋雅章》 在上海书展中上架供应
五月的上海,本来属于春和景明、惠风和畅的季节,天气并不热。但是,由于这些年全世界天气都在变暖,所以还没有捱到六月,便已跨入入了初夏,天气显得比较闷热。正在这个时候,我接到了好友、上海浦东新区作协原副秘书长唐根华先生的电话,请我为华礼先生的诗集——《笔墨丹心流诗行 —— 岁月凝思赋雅章》作序。我穿着体恤,靠在竹制躺椅上,认真拜读华礼先生的诗集。随着阅读的推进,我被华礼先生的诗所吸引,渐渐感受到这部诗集的独特魅力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读华礼先生的诗,如同来到了茂密的森林,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春风,仿佛能闻到树木和花草散发出的芬芳,似乎可以听到百鸟的鸣唱……总之,特别的舒畅。
展开剩余80%为什么呢?因为,我明显地感受到,这部诗集,从头至尾,体现了最能体现中国诗风的 要素——“诗言志”。
“诗言志”出自《尚书·尧典》,原文为:“诗言志,歌永言,声依永,律和声”。而华礼先生的诗集在这些地方,践行得很不错。
大家知道,“诗言志”是中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和概括。几千年来,主流的诗人,在写诗时,都遵循了这一原则,创作诗歌时,都借助她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志向。华礼先生的诗集一共有十七个篇章,不管描摹的是哪类事物和环境,都蕴含着作者非常明显的志向和情趣。
如在第一辑里,首篇《夜的赞歌》中,有段题记:“向夜学习首胜证券,克制浮躁,去掉虚荣,净化灵魂,默默做人!”这或许是华礼先生的一贯为人和风格。诗中说:“ 我喜欢你看不见的颜色/那是你永恒的执著/我喜欢你静静地沉默/那是你博大的胸怀/我喜欢你温柔的性格/那是你修来的美德”。从中可以看出,作者是个喜欢低调做人做事的人,难能可贵。在其他的如《幽静》《安静》等诗篇中,也有类似的表达。
据我所知,退休之前的华礼先生其实是一名政府官员,曾经河北省张家口市下花园区任工业局长、经计委主任,副区长,区政协主席。他具有如此的执念,或许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。
但是,做人低调,不等于无所作为。尤其当上地方政府一定层级的管理干部,绝不可以庸政懒政。华礼先生肯定做到这一点,他在《让心飞翔》中说:“望着远去的秋天/你一声轻叹/关上了窗/你说不忍看到枫叶的飘零/不忍看到大地的苍凉……在这梦幻般的世界里/ 月儿高挂星儿闪光/只要你心想飞翔/就会生出快乐的翅膀。”表明了他在危机来临时的基本态度和立场,非常值得肯定。
华礼先生在诗篇中,处处洋溢着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热爱,对周边生活及环境的无限眷恋,他所倾吐的各种心声,充满了正能量。如在《爱的内涵》中,作者深情地吟道:“亭亭白桦屹立雪原/昂首碧空/那是她爱的凝重/巍巍青松扎根峭壁/不惧寒风/那是它爱的坚定/傲雪寒梅凌寒绽放/不畏严冬/那是她爱的真诚/青青翠竹高风亮节/郁郁葱葱/那是它爱的纯情/中华民族历尽沧桑/繁荣昌盛/那是她爱的博大爱的永恒。”显然,作者秉持的是一种高尚的大爱,值得敬仰。
毋庸讳言,我们现在看到的少数现代诗中,往往沉湎在自我和小资的情怀之中,无病呻吟,不能自拔。而华礼先生的诗与之相反,唱响的是主旋律。在《为祖国亲爱的母亲干杯》中作者吟道:“祖国呀亲爱的母亲……作为一名中华儿女/我怎能不为您而骄傲/怎能不为您而自豪/在这欢乐的时刻/喜悦已盛满我高傲的酒杯/泪水和酒水已融为一体。”爱国激情浸透纸背,令人动容。
类似的情愫在这部诗集中,俯拾皆是,不再一一举例。窃以为,这正是作者事业成功的奥秘。
环顾当今的诗坛,我们还看到少数诗篇为了吸引部分世界观还未成熟的青少年,故意标新立异首胜证券,往往采取负面、晦涩、低俗,甚至黄色的表达。这应该引起诗歌爱好者的共同抵制。
华礼先生的诗篇不经意间,常常回忆起那些他曾经生活、学习的经历,对此他无限怀念。他的重情重义,也可以略见一斑。比如在《诗在花中》,作者咏道:“年年杏花迎春风/杏花谢了桃花红/梨花开了白如雪/李子花开香最浓/但等山花吐艳时/万紫千红总是情/我爱塞北家乡美/吟诗填词在花中。”作者热爱家乡的情愫袒露无遗。
又如在《我看到了胡杨》中,作者深情地说,“带着爷爷和父亲两代人/想见到胡杨的渴望和遗憾/带着我对胡杨的无限崇拜和敬仰/十一长假我和孩子们自驾车/沿着丝绸之路穿过河西走廊……当我们风雨兼程飞驰戈壁/得知那似隐似现如海的绿荫/就是胡杨的时候/ 我那颗剧烈跳动的心/几乎蹦出了胸膛/我那滚滚的泪水啊/瞬间淌湿了我的面庞……当我走近胡杨/抚摸拥抱胡杨/把脸颊贴着胡杨/我的热血在激荡/我的泪水在流淌/我面朝东方大声呼喊/爷爷父亲/我来到了戈壁/我看到了胡杨。”读到此处,谁能平静?
在《亲爱的老师》中,作者写道:“教师节在即/我又想起了您我童年的老师/您青春文雅美丽端庄/一丝不苟教学的模样/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……您就像蜡烛/燃烧自己照亮别人/您就像园丁用心血浇灌花朵/让心灵之花竞相绽放。”毫无疑问,重情重义,正是作者创作所有诗歌的源泉和他人生成功的原因。
诗篇除了讲究思想内涵,当然也追求艺术性和乐感。纵观华礼先生的诗集,让人有清风扑面之感;朗读他的诗篇,如同在欣赏一支优美的小提琴乐曲,她是那样的委婉动人,那样的丝滑入耳、入心;有时,又激越高昂,带人进入激情澎湃的云峰。掩卷深思,我不得不叹服,华礼先生的诗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是我国现代诗坛上刚刚涌现的比较优秀的作品。
华礼先生告诉我,他是在退休之后才开始诗歌创作的。之前,他还没有在报刊上发表过诗作,这确实让我颇感意外——华礼先生一出手,便一鸣惊人!当然,这是华礼先生长期文学能量积累的结果!此次华礼先生的诗集得以出版发行,如同一块深埋的璞玉,刚刚被人发现,让人惊讶、关注和喜爱。不知道日后,大家看了华礼先生的诗作,是否跟我有一样的感觉?
我衷心希望,华礼先生能笔耕不辍,为自己、为文学爱好者写出更多更美的诗作来!
是为序。
张文龙 与图书出品人唐根华在在上海书展上合影
张文龙
2025年5月20日于沪上枣树斋
注:张文龙系国家一级导演,曾任上海广播电视台首席导演。中国作家协会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,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,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,中国戏剧文学学会理事。著有《汤团王》《风铃》《浪迹天涯》《浦江遐思》《候鸟》等16部长篇首胜证券,中短篇小说、诗集和散文集约700多万字,曾荣获“星光奖”.“金鹰奖”. “兰花杯”等数十个国家级大奖。
发布于:上海市睿迎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